京山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
本周电诈警情区域分布
新市街道2起 温泉街道2起 罗店镇1起 永漋镇1起 三阳镇1起
诈骗类型分析
本周,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以网络刷单类诈骗、网络贷款类诈骗为主。
受骗群体年龄在30岁至51岁之间,其中被骗女性5人、被骗男性2人。
典型案例
2022年12月12日,陆某某到新市派出所报警称:其在家中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厦门公安局的“警察”,说陆某某涉嫌犯罪,需要将资金转到对方的安全账户冻结,情况核实完毕后才能解冻返还资金,接着让陆某某下载了一名为“曙目”和“数字人民币”的APP。在“曙目”APP中,对方与陆某某进行聊天,要求陆某某将支付宝和微信的余额转到本人中国农业银行卡和中国邮政银行卡里面,随后让陆某某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向指定的账户转账,经过多次转账后,陆某某才发现被骗,共计损失28900元。
作案手法分析
1.获取信息
诈骗分子会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证件照等;
2.骗取信任
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改为“xx公安局”之类的官方电话,通过聊天软件向受害人发送假的证件照片,骗取受害人信任。利用公检法威信力击破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诱导套取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
3.洞察心理
为了增加真实性,还会通过聊天软件发送伪造的警官证、拘留证、逮捕证、通缉令、协查通知等文书材料,击溃受害人心理防线,消除疑惑;
4.获取利益
让受害人配合调查资产情况,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和验证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实施最终的诈骗,取走其账户中的存款。
京山市公安局新型犯罪打击整治中心提示
1.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处理。
2.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3.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4.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京山市公安局新型犯罪打击整治中心强调,群众接到96110来电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请务必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认真学习防骗知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京山公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